——山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晋中市民间工艺美术师 平遥县美术家协会雕塑专委理事薛筱东
处处洋溢着晋商风韵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座落在蓝天白云之下,周围被雄厚的城墙蜿蜒簇拥着,形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这里既有古色古香的深邃悠扬,也不失雄浑激越的现代乐章。平遥,就是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坚强刚毅的优秀儿女。他,一位无法选择步行,只能在轮椅上完成梦想的人,谁能想到他就是平遥工艺美术界颇有盛名的山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晋中市民间工艺美术师、平遥县美术家协会雕塑专委理事——薛筱东。
平遥文庙大戏堂内由****题写的九米多长的大型木雕挂落,中国四大名楼(永济县)“鹳雀楼”上的牌匾,是他带领二十多名徒弟日夜奋战,精心雕刻而成。填补了我省工艺美术界在晋作家具上的空白,他大胆创新、新作迭出,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县展览,并连获嘉奖。
光环是绚烂的,而光环后的酸甜苦辣是无人能体会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不到一岁的他因高烧患上了小儿麻痹,导致双腿再也无法正常行走。为给他治病,父母四处奔波求医欠下一屁股的债,他记得;为了让他参加雕刻艺术培训班,父母省吃俭用为他购买手摇三轮车,他记得。因此,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都舍不得放弃一次学习雕刻技艺的机会。饿了吃上几口饼,渴了喝上几口水,他坚持着;身体累了趴在工作台上睡,他撑着;雕刻时用心费力使他经常出现腰疼、手麻、划破手指流血的症状,他忍着。然而,就是这种不甘人后的坚强性格使得他与雕塑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这种忘我追求艺术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老师,感动了所有辅导过他的老师傅们。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薛筱东很快熟练掌握了构图设计、选料雕刻、造型塑造等工艺流程。同时,他的作品得到了师傅的认可,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关注。
他曾到双林寺艺术馆对数千个艺术精品写生,实地绘制了平遥古城街巷、古建筑与雕刻为一体的工艺作品,受到山西省工艺美术师廖桐生的高度评价,薛筱东有幸拜其为师,深得其艺术精髓。
在收获的同时,他没有止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使得他对雕刻工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他懂得了传统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个民族地域、文化、信仰、气质凝聚的现象,薛筱东流连其中,他感到了一种责任,一种继承与弘扬的责任,一种学无止境的攀登。于是,他一有机会便潜心研究中国古代雕刻工艺,搜集整理了古代艺术作品、中国历代古典家具、名胜古迹和景物构造图案,精心琢磨古代工艺难度较大且风格不同的雕刻作品。在元、明、清传统的木雕中挖掘精髓,将濒临失传的古代民间雕刻艺术一步步恢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艺术风格。“太谷半哑工”更激发了他思维的转向,他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找到了新突破,把镶嵌骨、石、玉、角、花梨、紫檀、乌木、柏木等多种材质的“百宝嵌”工艺与晋作家具巧妙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他就这样生活着、追求着。因为他懂得感恩,所以他乐于施舍、也乐意分享。当他的二十多名徒弟不用再为生机奔波,都能雕刻出形形色色的作品时;当他的作品遍布全省各地时;当作品带着他的梦想漂洋过海时,其实,他从来都没有“残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