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文化中心|图片中心|资料下载|国际摄影大展|平遥中国年|平遥文学|古城报周刊|热点专题
频道统计
廉庄遗址发掘修复工程
廉庄遗址发掘修复工程
 更新时间:2005-10-17 9:10:49
【字体: 字体颜色
廉庄考察思考之一
启动新石器时期属仰韶文化系列
廉庄遗址发掘修复工程
□ 
    2001年廉庄村在村东北铺设节水管道时出土3件古陶器。其中2件因挖掘时破碎损坏丢弃埋入土中,诚为可惜;余1件完好无损被村民廉鉴光带回家中保存至今。
    此陶件为容器,暂名为双耳陶盆,色淡白黄灰,高13cm,盆口口径20cm,盆底直径8cm,触摸手感及外观均很粗糙,盆内面较光滑,盆外面较粗糙,且有竖向多条划纹和一横向划纹,密度不大有空隙,盛水后有丝丝作响声,为细土烧制原始陶器,其特征表现为新石器早期仰韶文化(亦即小米文化)陶器,年代距今约4500年——7000年左右。仰韶文化时期已有彩陶出现。此陶件属仰韶文化之粗劣者,疑为仰韶文化早期陶件。建议进行碳—14法较科学测定。
    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以最早发现地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出土文物为标志,故名。该地出土的石器工具主要以磨制而成,有石斧、石铲、石锄、石纺轮等,以及骨针、骨钩和钵、盆、碗、罐等彩陶器皿。距今约4500——7000年左右,是受磁山、裴李岗文化影响发展而成的文化。属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文化,但其晚期也由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它的分布区以关中、豫西、晋南一带为中心,东抵河南、河北、山东东部,南至汉水中上游,北达河套地区与宁夏、西及青海、甘肃。我晋中平遥廉庄基本还在近中心地带。平遥县城东南山麓及以下丘陵地带均在仰韶文化近中心地带,其地理环境属宜人类居住带,是我国古代人群聚集活动地,这一地带的仰韶文化遗存应具有普遍性,启动局部重点发掘工程以至连片工程,可能在平遥将形成仰韶文化亮点,或许还有更早期历史发现,与以后夏、商、周及再以后衔接,可能在平遥形成较完整的历史画卷,再修复整理为原址原貌博物景点群形式,辟为教育基地,必能进一步提高平遥地区的本土历史资源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发掘过程中要注意沉积掩埋的层理结构和使用工具,防止发掘过程中的破坏。最好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作者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平遥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廉颇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平遥二中退休教师)
  • 上一篇: 廉颇是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相媲美的华夏“德圣”
  • 下一篇: 略谈廉颇故里开发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留言中心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04-2017 平遥文化网 PYW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平遥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地址:平遥县西关大街181号环建巷1号    电话:0354-5626600   E-mail: pygcbs@126.com
    平遥翰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计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