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文化中心|图片中心|资料下载|国际摄影大展|平遥中国年|平遥文学|古城报周刊|热点专题
频道统计
最真实的自然——走进孟山安洼
最真实的自然——走进孟山安洼
 更新时间:2014-9-3 19:54:28
【字体: 字体颜色
 
张黎辉
  在盛名赫赫的平遥古城东南约四十公里处,有一座为常人所不知的高山,也是平遥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孟山,相传此地原为一代忠烈杨家猛将孟良安营扎寨之处。与之遥相耽望的是杨家另一猛将焦赞的营寨——黑神寨。
  在这两座大山的脚下零星散落着五十多个自然村落,然不少村落现已荒无人烟。孟山乡面积约占全县的五分之一,境内有21万亩国有和村有林地,森林面积占全县森林面积的百分之七十,而人口不到全县的五十分之一。也正因如此,面积大,人口少,生态好成为这里最典型特征。
  从乡政府所在地一路向西,途经二郎神逐日休憩地二郎村,再过平遥抗日政府所在地南沟庄,登崖口,顺山势而下,就到达了安洼村所在地。安洼村委包括斜坡村、安洼村和院家庄,三个自然村由高到低依山傍水而据。修葺一新的永寿寺(人们习惯叫三界寺),就在院家庄对面的山头上。安洼村与三界寺是分不开的,据说连安洼的村名还与三界寺有关。
  相传三界寺本是附近村民为感谢文殊菩萨的庇佑而建,但三界寺修在三峰山山顶,交通不便运输石料成为最大问题。村民们日夜劳作但进度缓慢,村民的虔诚感动了玉帝,玉帝下旨命令附近村落里的所有动物参加修建,主要负责运输石料。得到命令,各村的动物都纷纷赶来参加劳动,唯独没有安洼的动物。玉帝发怒,将安洼村下陷,晚上突降暴雨,这下村民们可遭了大殃,连哭带喊跑到山上去逃命,整个村落几乎全被淹没,村里的动物大都被淹死,地里的庄稼全都泡在水中,眼看一年的庄稼就要绝收。村民们向文殊菩萨祷告,请求将洪水退去。文殊菩萨一心为民,决定要将此事查清。
  一日,在山上避难的村民看到一个乞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善良的村民便将仅有的几个玉茭馍馍给了乞丐,乞丐一口气将馍馍全部吃完,然后与村民攀谈起来。村民告诉他附近村都安然无恙,只有他们村被淹,也不知道是得罪了哪路神仙。乞丐自称精通法术,能通天地阴阳,与禽兽共语,只见他径直走到一头老牛旁边,附在老牛耳边嘀咕起来,又将耳朵贴在老牛嘴边,还不住的点头。一会儿,只见老牛仰天长哞三声,吐血倒地而亡。乞丐走向人群,对人们说,刚才他和老牛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此次天灾,只因本村的动物不尊玉帝旨意,没有去修建庙宇而起。但老牛说了,它们不是不尊玉帝旨意,而是根本没有接到旨意,老牛愿意用它的生命担保。我这就向玉帝禀明,将洪水退去,说罢,化作一道轻烟而去。人们赶忙去看那老牛,其确实是咬舌而亡,便更加深信不疑,赶忙磕头拜谢。
  原来那乞丐正是文殊菩萨所变,他将所了解的情况向玉帝禀明。说此处百姓忠厚善良,连牛都如此忠义,怎会不尊玉帝旨意?其中必有误会。玉帝即刻将两个传令兵召来,调查事情原委,果然是传令兵失误,没有将玉帝旨意传达。玉帝大怒,下令将两个传令兵打落凡间,化作两座大山,村东村南各一座抵挡洪水。这样村子就到了一洼地里,但有这两座大山,再发洪水,村子也安然无恙,故名安洼。而且即使天再旱,安洼这一带也保持常年湿润,庄稼茂密。玉帝为了表彰牛的义举,特将牛的寿命延长十年,并且规定在每年开春之前人们必须给牛做一顿和人一样的好饭。“千句骂,万顿打,一年吃的一顿饭”,到现在,这一习惯一直被保留下来,每年准备下地前的清明节人们都会给牛做一顿丰盛的饭。
       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为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增添了几分神秘。
       三界寺的“三界”原指武乡、沁源和沁县之界。安洼村所在的这一带原属武乡县管辖。在阎锡山统治时期,曾制定了一个“山西省十年建设规划”,山西的交通主干道同蒲线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从祁县东观的白圭到晋城的铁路线也是这时的一个大工程,称为白晋线。白晋线于1935年6月开始施工,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工程就此作罢。1939年日军在原先阎锡山修建的窄轨铁路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展修。1940年7月铁路修到长治并且投入使用。这条线一投入使用,立刻就成为日军运送军队和物资的主要通道,也成为日军实施“囚笼政策”的主要工具。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抗日政府将武乡分为武东和武西两县,白晋线以西的村落划归平遥。就此,安洼这一带属抗战一区张康家庄战区,这段路也成了日军从武乡分水岭进入平遥境内的最近道路,村民便在村东的山坡上竖起一棵特别的树,叫哨树,日夜有人看守,日军若来,提前就可看到,哨树就放倒,晚上就以放火为号,村村相连。在村西一个土地庙里设有警钟,作用也是如此。抗战时期的一区基本上都是山区,这一带更是森林茂密,断岩对峙,怪石嵯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略地位尤为重要,成为保护抗日政府的一道有力屏障。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安洼村经历过无数次的烧杀抢掠,经历了战争与和平,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跟着共产党驱走侵略者,赶走反动派,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生命之歌。
       如今的安洼村,和孟山许多的村落一样,大部分的青壮年已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一些蹒跚老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间生活。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却有独特的清幽。
       冉冉云,岌岌山,岩岩石,淙淙水。
       牛哞初春,羊咩暮夏,飒飒秋风,皑皑冬雪。
       这才是最真实的自然!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增强,这里过去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土特产不知不觉间走俏了起来。沙棘的酸爽,莜面的麦香,小米的芳芬,笨鸡蛋的青黄,山药蛋的沙白,黑木耳的鲜美,银盘菇的浓郁,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了村民们新的增收项目。每年的夏季,来避暑休闲的人多了,来买土特产的人多了。孟昌线(孟山到昌源庄)孟安线(孟山到安洼)建设工程项目已经开工,这两条公路的建成将孟山与平榆高速连为一体,出入孟山将会极为方便,也为孟山的土特产走出大山提供了有力保障,将会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的大山子孙,用他们不弯的脊梁、不变的信念、坚强的臂膀和勤劳的双手,演绎着不朽风流,诠释着孟山的乳名——仁义。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丽孟山,天然氧吧,开放孟山,避暑福地,富裕孟山,绿色银行,将不再是梦!
 
 
  • 上一篇: 远去的古堡
  • 下一篇: 没有了
  •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留言中心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04-2013 平遥文化网 PYW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平遥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地址:平遥县西关大街181号环建巷1号    电话:0354-5626600   E-mail: pygcbs@126.com
    平遥翰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计维护